机构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季官社区银海畅园西区2栋一单元903
电话/传真:0871—63171862
机构QQ:1480161396
新浪微博:@云南携手中心
微信公众号:ynxieshou
每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眸深处,都蕴藏着对安全成长的美好憧憬。为了让这份憧憬照进现实,一场充满温情的嘉年华暖心启程!2025年6月20日,在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“童伴小屋”项目的支持下,云南省携手中心携手昆明市官渡区关锁小学举办了“童伴小屋”安全嘉年华活动。来自滇池学院、阳光应急救援团队、关锁小学的80名志愿者们化身“安全守护使者”,带领二年级300余名学生,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。
火灾中不只有火焰伤害,还有浓烟危害,正确佩戴防烟面具是逃生关键。“逃离火兽” 摊位上,志愿者老师讲解 “展开、固定、密封” 三步法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学习试戴防烟面罩戴。“速速灭火” 摊位用彩色气球模拟燃烧衣物,孩子们按 “躺倒滚动” 要领压灭 “火焰”。他们先是小心靠近,再果断倒地翻滚,气球爆响与惊呼声交织,成功后得意地向同伴展示 “战果”。这种互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掌握火灾自救技能,让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存本能。
“剪刀石头布” 摊位前,孩子们围成一圈,跟着志愿者老师的示范,用手比划出 “剪刀石头布” 的姿势 —— 这其实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口诀记忆法,他们一边念着 “剪刀抵肚脐,石头握拳头,布包石头快速顶”,一边在模拟人偶上练习腹部冲击的动作,眉头紧锁的样子仿佛真的在抢救同伴。
“伤员转运” 摊位还原了真实救援场景,孩子们两人一组,小心翼翼地将 “伤员”(毛绒熊)抬上担架,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调整步伐节奏,口中喊着 “一二、一二” 的口号,生怕因动作不稳让 “伤员” 受到二次伤害。
“快速包扎” 区域,孩子们拿着绷带和纱布,认真学习螺旋包扎法,有的在自己手臂上练习,有的互相帮忙包扎,虽然手法略显生疏,但眼神里满是专注。
“心肺复苏” 摊位,孩子们跪在模拟假人旁,按照 “按压三十次,通气两次” 的步骤,一边默数按压次数,一边观察假人胸部的起伏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。这些沉浸式的体验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,也在心中种下了 “生命至上” 的安全种子。
“一起跳舞吧”舞台上,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跳起《安全伴我行》舞蹈,他们一起跟着节奏边跳边唱,稚嫩的童声与轻快的舞步交织,将防溺水和交通规则化作了身体记忆。
最热闹的当属 “安全飞行棋” 真人版现场。孩子们化身为彩色棋子,在巨型地图上蹦跳前进。每当走到问题格,便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:“下雨天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?”“鲜艳的” 回答正确的孩子会得意地蹦跳着前进,答错的则挠挠头认真听老师讲解,欢呼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。
“智力拼图” 区域洋溢着专注的氛围。孩子们围坐在桌前,小心翼翼地拼接印有健康知识的拼图块,当零散的图片逐渐拼成完整的安全知识图谱时,他们会兴奋地向同伴展示,眼神里闪烁着解开谜题的喜悦。
“有问有答” 环节则充满了紧张的竞技感。老师刚喊出 “开始”,孩子们便齐刷刷举起小手,生怕错过答题机会。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各项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:增强感情协调与统感训练,需通过多感官互动实现;锻炼腿部力量及身体控制能力,离不开肢体运动挑战;增强手眼协调能力,需要精细动作与视觉配合的训练;增进同伴交流,则依赖互动性强的集体活动。因此,活动特别设置 “手忙脚乱”“企鹅漫步”“追逐板羽”“嘉年华画室”“智力拼图” 等摊位,从多元维度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。
本次活动采用 “地图打卡闯关” 形式。孩子们手握定制地图,挑战消防安全、紧急救援、交通安全及防溺水、身心健康四大主题共 14 个趣味关卡,在闯关游戏中轻松掌握关键自护技能。
每通过一关,孩子们的地图上便多一枚闪亮的奖励贴纸。当集满贴纸的“战利品”在“能量补给站”兑换成跳绳、乒乓球拍、彩泥、笔记本等丰富奖品时,孩子们脸上洋溢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,更是知识带来的自信光芒。
每一场活动的圆满背后,都有一群默默坚守的身影。他们以专业与热忱做好服务,用细致与担当保障细节,让善意在奉献中传递,为活动凝聚起温暖而坚实的力量。云南省携手中心于活动当天上午十点(6月20日)组织了专业培训。志愿愿者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、实物模拟,学习游戏引导技巧与安全要点。活动当天,来自关锁小学教师、阳光应急救援队、滇池学院学生及社会各界爱心志愿者、全情投入,成为孩子们最可靠的“安全守护使者”。
● 孩子说很开心参加今天的活动,最喜欢的是“伤员转运”,跟最好的朋友一起“拯救”大熊。
● 喜欢跳舞的女孩最爱“一起跳舞吧”游戏,能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到安全知识。
● 在 “一起跳舞吧” 的游戏中,我认为无论是动作编排还是歌舞歌词,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,能够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防溺水、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。
● 参加这样的活动,不管是从专业技能提升还是个人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,都极具意义。
● 孩子有时不擅长表达自我,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引导,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爱中更好地表达自我。
“童伴小屋”项目践行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“专注乡村医疗援助,守护生命健康的使命,提供高品质的卫生健康、防灾减灾课外活动,从而提高公益课后服务的有效供给,回应流动儿童在卫生、安全方面大规模的现实需求。